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内容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时间:2022-12-28 09:15 | 来源:网络 | 阅读量:6994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首位。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力,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编辑

不断提升供给质量水平,释放消费潜力。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推出“汇聚荣成福建商旅”年货采购系列活动,以1000场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促消费。通过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联动,创造了推广热点,激发了市场活力。

海南省启动离岛免税新年狂欢季,将持续至2023年2月5日。“每天都有活动,每周都有优惠”,新的一年不会再有争斗。

为了加快消费市场的复苏,结合岁末年初的消费旺季,许多地方相继举办了各种促进消费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消费盛宴。

党的十八大以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是扎实有效的。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消费“主引擎”为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提供有力支撑。今年1-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亿元。

具体来看,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11年超过50%。住房、交通消费等传统消费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增长,新车销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新的消费模式正在迅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44.2%。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院长荆林波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条件都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普遍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居民消费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们必须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提高国内供给的质量水平,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据景波分析,目前,中国在扩大消费方面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从供给侧看,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从需求方面看,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很大。此外,近年来受疫情影响,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他们不敢消费,也不方便消费,存钱避险的倾向增强。

专家表示,总体而言,中国扩大消费的机遇大于挑战。中国人口超过14亿,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展望未来,随着居民消费结合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的优化升级,我国消费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明显,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改革创新孕育发展新动力,全国统一市场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流通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市场空间更加广阔。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才能不断激发消费新动能。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只有口袋鼓了,才能激发消费。居民收入不仅与人们的消费能力直接挂钩,还与消费意愿和信心有关。

专家表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较高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适当的消费信贷。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发展,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的影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哲表示,2020年至2021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但明显低于疫情前2013年至2019年年均7.1%的实际增速。要更好地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更好恢复发展,有针对性地增加居民各类收入。

目前,我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50%。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认为,要增加收入,首先要稳定和扩大就业,同时要加大力度治理拖欠劳动者工资,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

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各地全力以赴。11月,陕西省出台《关于大力实施重点工程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实施方案》,要求用好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配套设施示范项目,将劳动报酬占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以工代赈项目实施的融资支持力度。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性净收入占16.8%。三年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受疫情影响较大。黄认为,要进一步落实助企惠民政策,提高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经营收入,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公平竞争体系,促进相关市场主体发展。

2021年,我国转移性净收入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7%。吉喆认为,这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国家加强了对基本民生的保障。在现有政策框架下,要继续扩大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纳入保障范围,确保这部分人群收入稳定增长。

“只有农民的口袋不断鼓起来,消费需求才能不断释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说,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有工作、有钱赚。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多种形式的经营,如加快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要增强消费能力,就要用好消费信贷金融工具。住房、汽车、电子产品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较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贷款。增加消费贷款的发放有利于刺激潜在的消费需求。同时,贷款是一把双刃剑,要考虑产品准入的适当性。专家建议,银行在增加消费贷款时,要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处理消费贷款比例,加强监管,避免坏账。至于贷款人,也应该量力而行,不应该盲目提前消费。

完善消费促进政策,激发消费活力。

不久前,新能源汽车塞蕾斯M7刚刚上市,家住重庆江北区的谢雨生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订单,成为了M7的第一位用户。“这辆车不仅外观漂亮,内部也很宽敞,可以满足我家的需求。同时该车可以油电两用,出远门也不会有里程焦虑。”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翻番,市场份额达到25%。

数字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消费模式的蝶变,演播厅正在成为文艺演出的第二舞台。今年7月,Tik Tok推出了《在云端的舞台上》直播节目,邀请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到Tik Tok直播演出。截至11月,包括国家大剧院和中央民族乐团在内的近200个艺术团加入了该计划,播放了1500多场各种形式的现场演出,观众超过2800万人次。

目前,虽然短期内我国市场销售受疫情冲击明显,但消费市场发展韧性继续显现。专家表示,针对住房、汽车、服务消费等领域的一些限制性措施,需要完善消费政策,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云认为,支撑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关键是切实降低购买改善性住房的门槛,适时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减轻购房税负,促进改善性需求更好地释放。

在王云看来,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要在2023年底前落实购置税免征政策的基础上,努力消除使用环节的瓶颈,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加大充换电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场地租金等设施建设成本,鼓励探索充电设施共享发展模式。

星星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毅夫认为,应大力支持二手车市场发展,盘活二手车存量,带动新车增量,全链条激发汽车消费潜力,带动维修、保养、保险、金融等行业增长。

此外,要加快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的社区机构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

“要着力鼓励市场主体增加多元化供给,促进供需更好匹配,促进消费需求释放。”王云建议,一方面,要开展普惠性养老专项行动,开展社区医疗护理能力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推进老龄公共设施改造,开发老龄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将更多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增加政府购买力。

傅毅夫表示,要加强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养老产业市场细分和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深度挖掘,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质量、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人民日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