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 内容

让专业力量成为防疫中的可靠支撑

时间:2022-12-14 11:40 | 来源:网络 | 作者:山歌
让专业力量成为防疫中的可靠支撑

快速发布的防疫信息,大大提高了各地的防疫效果。尊重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坚持,珍惜每一个离不开疫情防控的行业和个人。就像我们一起扛着一座临时的浮桥。只有每个肩膀都出了力,才能把整座浮桥稳稳地托起——这叫共克时艰。

最近很多人觉得,一两天不看新闻,可能就跟不上当地的防疫节奏了——12月12日上午,“从明天开始,‘交流旅行卡’下线”;12月11日上午,“‘取消混采’,多地公布”……防疫政策密集优化调整。很多人是从手机叮当响的消息中得知防疫政策的最新变化。这些新闻的背后,是众多媒体的尖锐抨击和持续斗争。

不能不说,现在很多人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对新冠肺炎还是或多或少有些畏惧。造成这种不适和恐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与缺乏相关信息有关。连日来,众多媒体致力于与病毒和公众的焦虑赛跑,在第一时间发布中央和地方政府最新的防疫方案和措施,采访和刊登专家回应公众最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如果图表比文字清晰,就做成图表;视频更容易被部分观众接受,那就做成视频吧。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最新防疫信息的点击量总是位居前列。

媒体发布的防疫信息是否实用、快捷、易懂,直接影响着公众的情绪及其在防疫中的反应。在北京等地发热门诊排起长龙的时候,“发热门诊高频问题集中回应”的权威媒体视频迅速上线,让很多正在犹豫要不要去医院的患者下定了决心。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阳性感染者该不该去医院?”“家里要准备什么药?”以及“一个阳性感染者在家康复需要注意什么?”,权威专家的回答被很多人视为自我保护和治疗的“现成”操作指南。

快速发布的防疫信息,大大提高了各地的防疫效果。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新冠肺炎的重疾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知道在家科学用药可以有效缓解病痛时,人们的焦虑情绪开始缓解。与此同时,这些迅速发布的信息,使防疫中的一些杂音迅速被清除,包括一些谣言和骗局,很快被澄清和曝光——当《关于防疫和治疗,这些谣言需要澄清》的报道出来后,很多人不再被“发烧的时候不能一起吃,可以多加点药,很快就烧没了”之类的谣言误导;当“健康码、核酸证明新骗局出现”的报道一出,谎称“领取居家隔离补助”、销售所谓“特效药”的骗子兴风作浪的空间大大缩小。

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人,知道在疫情中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找到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网友的投诉,市场的变化,物流状况等。,都在他们的近距离观察范围内;媒体人有独特的采访渠道,能及时得到专业人士的权威解答;人家也有专门的平台发布严格审核的信息。这些共同成为媒体为公众提供及时、专业的防疫信息的重要保障。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防疫才能事半功倍。医护人员站在医院发热门诊的诊室,患者就有了一个可靠的求医问药的地方。当大大小小的商家都在正常营业,卡车司机、快递骑手驰骋在大街小巷的时候,家里的人不会担心冰箱里的蔬菜够不够吃,网购的消毒液能不能及时送到;当地铁和公交司机准时开车进出车站时,通勤者不会担心他们是否会迟到...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一件职业的事情。尊重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坚持,珍惜每一个离不开疫情防控的行业和个人。

在整个防疫链条中,各行业、各专业力量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只有环环相扣,整个链条才能坚不可摧。就像我们一起扛着一座临时的浮桥。只有每个肩膀都出了力,才能把整座浮桥稳稳地托起——这叫共克时艰。让更多的专业力量成为我们防疫战斗中的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