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养> 内容

我国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为何呈下降趋势?中疾控解答

时间:2022-12-14 16:51 | 来源:网络 | 作者:樊华
我国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为何呈下降趋势?中疾控解答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显示,相关数据呈下降趋势,这与很多公众认知不符。原因是什么?另外,为什么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信息?下一步疫情信息将如何监测上报?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表示,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被列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传染病报告、防控。新冠肺炎的诊断分类包括三种类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的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后,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李群说。

李群表示,近期各地上报的发病数据下降,与公众认知不符,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后,我国各地不再采用行政区域进行核酸筛查。除了关键人物和关键机构,大部分人都是以“愿意尽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核酸检测的。所以全国核酸筛查的总人数和总量下降了,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数据也相应减少了。

另一方面,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尤其是抗原自测阳性者,都是在家中治疗,不再需要去医院,这些人的相关信息也无法纳入医疗机构的统计。

那么,为什么要取消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呢?李群说,在实施“愿意做所有检测”的措施后,由于很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不再需要去医疗机构,因此很难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据。所以从今天开始,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就不公布了。但对于已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继续指导其做好家庭健康监测,关心其健康并提供相应服务。

李群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主体,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病例监测和报告工作。同时,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监测,例如,利用流感哨点医院检测系统开展相应的监测等。,并加强对养老机构、精神病医院、福利机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重点机构的监控。希望能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疫情的规模、强度、范围和病毒变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