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 内容

战疫,铺就牢固基石

时间:2022-12-15 09:07 | 来源:网络 | 阅读量:11663   
战疫,铺就牢固基石

“三年的防疫,我们与你同行,感谢你三年来的支持和理解!以后请做好防护,健康生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祝你们都好!”家住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百旺茉莉苑小区的居民,前几天收到了社区居委会一封温暖的长信。除了满满10条“干货”的防疫小贴士,结尾的这一段让大家倍感温暖,无限憧憬。

在这不寻常的三年里,在这场对抗疫情的人民战争、总攻战争、阻击战中,有多少与病毒争分夺秒的忙碌身影来了又去;在最重要的时刻,不分昼夜,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陌生人”。他们可能是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基层民警,也可能是志愿者、驻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好邻居...他们才是在战争和疫情的道路上打下最坚实基础的人。

人民有所呼吁,我也有所回应

2022年底,重庆遭遇“空前复杂、防控难度大”的疫情。重庆市永川区委编辑人员田立即被调到临时控制区,协助资料收集、上报、整理,还负责登记出入人员的户口、物资发放等工作。

“这个单元有10户,每户的信息都要准确登记。每天人员进出,物资发放都要一一记录。作为记录者,你得认真,不能马虎。”一到岗位,田就提醒自己90后要“进入战斗状态”。

“在工作中,很多人对我说‘辛苦’,但我真的感觉不到自己有多辛苦。疫情结束,我会坚持下去。当我们摘下面具,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英雄!”他咧嘴一笑,感觉“胜利就在前方”。

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星海路街道,几名“女勇士”成了居民们在家防疫期间的定心丸。

“年轻,成熟,危机,或者志愿服务,都是因为疫情。搭帐篷,送物资,能杀,能收,能解燃眉之急,能保安全,能抗疫情,能在晨光中为大家练习各种技能……”34岁的星海路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于飞用一首诗记录了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成长。

三年来,疫情在哪里,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在哪里,岗位就在哪里,这已经成为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常态。

奉献,友谊,随时工作。

日前,在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石港街道柏林南区,张建荣和他的朋友们成了活跃在居委会的一道风景线。他们都是志愿者,穿着红马甲,穿梭在抗原发放、流行病学调查、巡逻执勤、政策宣传等场合。用居民的话说,真的像“冬天的一把火”。

“对于特殊困难家庭,我们将与居委会合作,提供购买生活物资、购买药品、心理咨询、便捷就医等帮扶服务;对于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我们会把老人需要的物品记录下来,然后在网上下单,帮助送货上门;对于社区独居老人,我们会主动安排人员与他们保持联系,时刻关注老人的需求……”谈到手头的工作,张建荣解释得很清楚。

在疫情防控中,志愿者有时会成为信息工作者、购买者、引导者、宣传员,成为防控一线不可或缺的力量。

接下来的一周,凡是需要信息录入、秩序维护、大楼清洁宣传、后勤保障的地方,他都会出现。“我之前参加过防疫志愿服务,有经验。这次我不能落后了。作为一名30年党龄的老党员,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职责。”黄建平说。

无论疫情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在身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因他们而闪耀在每一个抗疫日。

邻里互助,温暖包容

“我没有多少生活资料。你能帮我买点东西吗?”又一次看到了我今年4月份在该楼网格群发布的求助信息。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乌沙河社区某小区的小熊,内心依然感到温暖。当时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他家里没有食物和炊具,只剩下一盒方便面。“别无选择,只能向邻居求助”。

看到大熊的求助信息,同楼的万三妹拿出家里的蒸笼和筷子,副楼长闫平也送来了猪肉和蔬菜。“谁有多余的菜刀?”“我给你包点饭送过去!”.......就这样,疫情期间,在陌生邻居的帮助下,幼崽的一日三餐居然翻新了。

前不久,在广州,很多市民的朋友圈都被荔湾这支“收娃小分队”给暖了!“刷屏。原来,在广州荔湾区中海万华1号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形成互助模式,成立“接送小分队”,解决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的交通问题,从而解决了业主的燃眉之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钢筋水泥的‘隔间’阻隔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这几年的疫情防控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疫情防控仅靠一部分人的力量是做不好的,最需要集中力量。不知不觉中,邻里之间的交往变得频繁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一位居民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三年来,有多少“远亲不如近邻”的温馨瞬间让你会心一笑?在这条相互依偎、携手前行的道路上,共同克服困难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