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揭示,我国抑郁症患者达95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患者则占比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更年轻化趋势。“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过大、父母过于严厉、缺乏家庭关爱、遭受校园霸凌等,都可能让孩子陷入抑郁。”郑州绿城儿童医院心身科主任林金飞提醒各位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缓解抑郁情绪。
林金飞主任正在接诊
“在日常接诊中,我们发现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抑郁症患儿相较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人数更多。特别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孩子,学习非常紧张,压力非常大,从而患上抑郁症。”林金飞主任说道。他表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干预,抑郁症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受损、思维反应速度下降,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下滑,学习也越来越困难,甚至变得厌学。
对此,为帮助抑郁症患儿快速走出困境,早日回归学校,郑州绿城儿童医院心身科专家团队一直不懈努力着。针对每名患儿,他们通过先进仪器和国际权威量表评估体系,精准定位孩子问题,再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涵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多维度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力求从根源上解决孩子们的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很多家长能够看到孩子的变化,所以非常配合,最终治疗效果也很好。但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有的孩子抑郁情况很严重,已经达到自残、自杀的程度,治疗周期就会相对长很多。这个时候就容易听见质疑的声音,我们理解,但没有放弃的道理。所以会和家长深入沟通,让家长清晰治疗每个治疗阶段的重要性哥必要性,让他们坚持下去。”林金飞主任说道。值得高兴的是,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坚持下来,抑郁情况改善的很好,最终走出抑郁,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开启新的学习。
正在候诊的家长和孩子们
此外,林金飞主任提到,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抑郁症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因此,家庭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这些都能有助于改善孩子情绪状态。重要的是,家长要教会孩子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通过写日记、冥想或练习深呼吸等方法来放松心情。
最后,林金飞主任呼吁社会各界提高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认识,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让每一个受抑郁症困扰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关爱。同时提醒家长们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防止病情恶化,帮助孩子们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