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降息之年”的底色已经逐渐显现,继瑞士央行3月降息后,又一家发达国家央行吹响降息号角。
当地时间5月8日,瑞典央行宣布将利率从4%下调25个基点至3.75%,成为第二家放松货币政策的G10央行。与此同时,更多的G10央行正在静观其变,他们受制于通胀、就业、经济增速等因素,担心先于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导致本币快速贬值。
整体而言,逐渐转向宽松已是大势所趋。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瑞典央行成为继瑞士央行之后第二个采取宽松政策的发达国家央行,拉开了欧洲国家降息的大幕。由于通胀下行、经济恢复力度弱于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欧洲国家对经济增速的考量优先于对汇率的考量,有动力先于美联储降息。预计更多欧洲国家将在二、三季度降息,美联储开启降息后,欧洲国家的降息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
在经历了此前的激进加息潮后,如今货币政策转向已近在眼前,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即将加入逐渐壮大的降息大潮。市场预计,进入6月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均可能放松货币政策。
时隔八年首次降息
今年3月,瑞士央行意外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50%,打响G10国家央行降息第一枪。如今瑞典央行再度吹响G10降息号角,时隔八年首次降息。瑞典央行在声明中表示,通胀正在接近2%的目标,而且经济活动疲软,因此瑞典央行可以放松货币政策。如果通胀前景仍然保持不变,预计下半年将再降息两次。
货币政策效力显现、供应冲击减弱正推动瑞典通胀放缓,已经接近瑞典央行目标。瑞典3月份CPIF同比增长2.2%,为2021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剔除能源之后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9%,为2022年以来的低位,两者均低于瑞典央行之前的预期。
与此同时,瑞典经济增长也面临巨大压力。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瑞典GDP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环比和同比负增长,进入了技术性衰退。瑞典央行之所以先于欧元区采取行动,也是为了给陷入衰退的经济提供喘息之机。
对于未来,瑞典央行认为,通胀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上行风险包括强于预期的美国经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瑞典克朗汇率的走势,因此,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保持谨慎。瑞典央行6月继续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下一批有谁?
在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过后,接下来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降息已经近在咫尺,美联储则相对落后。
欧元区通胀数据好消息不断。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份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初值环比上升0.6%,同比涨幅保持在2.4%,为2021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的核心通胀率从2.9%降至2.7%,连续9个月放缓。长期来看,欧元区通胀率整体上仍保持持续走低的势头。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表示,欧元区数据令他确信通胀正在回到2%的目标,提高了欧洲央行6月份首次降息的可能性。“我们确实预计服务通胀会取得一些进展,这是下一阶段降低通胀的重要第一步。”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种种迹象表明欧洲国家央行会先于美联储降息。首先,欧洲国家的通胀水平基本回落至目标区间,具有充分的降息理由。最先宣布降息的瑞士,自2023年6月起CPI同比增速便保持在2%以下。而欧元区方面,截至2024年4月,欧元区调和CPI为2.4%。相比之下,美国的通胀则较为顽固,3月CPI同比上涨3.5%,高于欧洲国家。其次,部分欧洲经济体陷入衰退,加大了降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为应对高通胀,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此前均将利率暴力拉升至数十年未见的高位。如今政策预期已经分化,市场目前预计欧洲央行将于今年6月降息,而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和年内降息次数的押注却不断受到打压。由于美国经济韧性和通胀顽固程度均超预期,投资者对美联储今年降息次数的押注从年初的六次发展到目前的只有一到两次,一些悲观者甚至认为,美联储今年可能不会降息。
欧美货币政策分化也在影响投资决策。国际债券巨头品浩表示,由于粘性通胀可能使美联储降息进程复杂化,该公司正在增加其在美国以外发达市场的债券敞口。欧美央行政策的放宽将支撑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的债券,非美国家今年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提振当地债券,而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继续伴随着物价压力,PIMCO目前对美国固定收益资产的配比偏低。
降息之路崎岖不平
尽管接下来的降息大潮并无悬念,但“鹰派”美联储也让全球宽松之路走得更加艰难。
虽然欧洲央行官员基本默认了将在6月降息,但对6月之后的行动持谨慎态度,部分原因正是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仍不明朗。如果美国利率保持在高位,而欧元区却开始下调利率,可能导致欧元兑美元下跌,甚至跌向平价。
欧洲央行内部也分歧重重。尽管包括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内的官员多次强调,欧洲央行将根据经济数据来制定货币政策,而不是跟随美联储。但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等决策者也坦言,决定后续降息的步伐和幅度时,将不可避免地考虑到美联储的动向。
作为“数据导向派”的代表,莱恩认为不应该夸大美联储利率决定对欧元区的影响,因为美国经济和利率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欧元区,这些影响会相互制约和抵消。“有人会考虑到欧元兑美元下跌的可能性,但美国的高利率也会给欧洲债券收益率带来上行压力,这会推升欧元,与贬值产生相反的效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认为,即使美联储继续维持高利率,而欧洲央行率先降息,也不会对欧元区造成太大影响。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是个严重问题,但在欧洲情况并非如此,如果美国和欧元区之间的利率之差达到50个基点,可能会导致美元和欧元的汇率波动0.1%至0.2%,而这是微小的变化。
不过,也有人认为需要更加谨慎行事。欧洲央行“鹰派”管委、比利时央行行长Pierre Wunsch表示,如果欧美之间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相差过大,可能会对欧元的汇率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导致欧元区的消费者物价面临上行危险。
李颖婷对记者分析称,降息虽然符合欧元区的通胀走势与经济形势,但2023年欧元区已经出现资本大幅流出的现象,欧洲央行早于美联储降息将进一步扩大与美元利差,可能导致欧洲的金融资本加速流向美国金融市场。
好消息是,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有再度升温的迹象。汪毅表示,美联储5月会议表态偏鸽,降息预期有所提高。从数据来看,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有所放缓,4月相关就业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表示降息的时间节点取决于数据,表达了对实现通胀目标的担忧。但是美联储也表示,下一步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同时从6月开始将放缓缩表。美国面临一定的滞胀困境,美联储政策方向尚不清晰。根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有所提升,整体来看有助于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尤其是新兴市场股市的估值修复。
随着越来越多的G10央行降息或即将降息,愈发壮大的降息大潮也会影响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汪毅对记者分析称,当前主要经济体基本都处于PMI底部向上的阶段,降息潮开启有助于全球制造业的进一步复苏,全球PMI即将开启新一轮扩张周期。对于大宗商品而言,降息潮有望进一步拉动上游资源品需求,再加上部分资源品存在供给受限等情况,上游资源品价格未来有望继续震荡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