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的临近和欧盟“碳税”的落地,上海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地,对绿色能源的需求也增长迅猛。近年来,上海与青海在电力领域开展中长期合作,不仅有效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也为上海的能源转型和经济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绿电”交易量翻倍
上海与青海长期在电力中长期交易方面保持长期合作。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副主任陈春逸告诉记者,去年,双方通过绿电交易、跨省迂回送电等方式,达成省间中长期交易电量超1亿千瓦时,有效助力上海的能源保供和低碳转型大局,“今年开始,‘绿电’量翻了个倍。”
陈春逸介绍,2024年,依托双方政府间协议,上海与青海创新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等方式,截至目前,仅当年达成的省间绿电交易电量已达2.7亿千瓦时,规模较去年大幅增长。此外,参与绿电交易的本地市场主体达数百家,涉及吉泉、灵绍、雁淮多个直流通道,大规模的绿电供应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降碳选择,也为上海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能。
“近几年,上海持续开拓绿电新源头,深度挖掘区内互济和跨区直流通道潜力,不断提升交易频次和灵活性,实现了绿电成交规模的持续扩大。”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副主任陈春逸透露。
他还表示,“‘双碳’战略背景下,大规模绿电交易的开展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绿电消费意识,提高全社会绿电消费水平,进一步推动上海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碳市场抵扣政策重大利好
上海外向型出口企业众多,近年来绿电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但由于本地新能源禀赋有限,绿电需要从市外多省进行采购。
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是上海首批参与跨省绿电消纳的企业,提出“2035年实现自身生产和外购能源的‘零碳’”的愿景。旗下的上海一体化基地约占科思创集团产能的四分之一,因此上海基地的“碳中和”尤为关键。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大量使用风电、太阳能等绿电资源。
科思创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22年,科思创上海基地跨省绿电消纳量达3.6亿千瓦时,去年,上海基地的消纳量进一步提升,绿电使用占比已超过40%。2022年底,科思创与中国广核新能源签署了多份为期多年的绿电购买协议,其中包括采购其位于青海等多个西部省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供应科思创上海基地。
“2023年,上海发布跨省绿电采购的电量可以用于抵扣本市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碳排放量的新政策。”该负责人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绿电的一些溢价可以逐步由碳市场抵消,这将鼓励企业更多地采购绿电,促进绿电交易市场活跃度。